2024年6月29日,由浙江大學馬一浮書院主辦的“中國經學與傳統學術:文本、思想與方法學術研討會”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圓正啟真酒店順利召開。此次會議圍繞經學與傳統人文學的多個前沿問題展開,來自浙江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五十多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經學與傳統學術的未來發展。
敦和基金會秘書長林紅在開幕式上致辭,回顧了敦和基金會協助浙江大學建立馬一浮書院的歷史,高度肯定書院在現有的教育體制和學位制度下改革創新,尤其是設立國內首個以“經學”命名的二級學科博士點,為培養經學研究的高精尖人才開創先河。她還指出敦和基金會的定位是“做守道者的同道、步行者的陪伴、探索者的后援”,希望能與專家學者一起,推動經學回應現代性變革的需要。
會議期間,專家學者們就經學的多個領域進行了深入探討。深圳大學景海峰教授提出當前“中國古典學”存在“移植性”與“本土格義式”兩種路向,呼吁尋找第三種路向。四川大學舒大剛教授探討了金景芳先生的經學思想與成就。浙江大學王云路教授通過對《論語》中“顛沛”本字的考釋,探討了漢語詞義“殊途同歸”的現象。北京大學吳飛教授從中國古代祭禮尚質的角度重新審視巫史傳統的超越性。浙江大學虞萬里教授分享了對“經傳分合”問題的心得體會。武漢大學吳根友教授探討了全球化時代諸“圣經”精神傳統之間的對話問題。
會議還設置了圓桌論壇,與會專家圍繞“中國經學與現代文明”展開激烈討論。浙江大學馬一浮書院院長楊國榮教授指出,中國經學與西方古典學都面臨現代化轉型的問題,既要繼承傳統經學的研究成果,又要抓住經學中的普遍觀念,揚棄落后的思想。
此次高端論壇的成功舉辦,不僅為經學研究者提供了一個重要的交流平臺,也為推動經學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敦和基金會將繼續支持經學研究,助力培養更多經學研究的高精尖人才,為中華文明的傳承與發展貢獻力量。